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同时讽刺了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前两句"烈日晒皮肤,皮肤似漆乌"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在酷暑中劳作的场景。烈日暴晒让农民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就像涂了黑漆一样。这里用"漆乌"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几分辛酸。
后两句"郎君矜白面,应笑种田夫"笔锋一转,把镜头转向了养尊处优的富家公子。这些公子哥以白皙的皮肤为荣,很可能在背地里嘲笑皮肤黝黑的农民。一个"矜"字活画出公子哥们的优越感,而"应笑"则暗示了这种嘲笑虽然未必明说,但确实存在。
整首诗通过肤色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里劳动者和剥削者的巨大差距。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换来的黝黑皮肤,反而成了富家子弟嘲笑的对象,这种反差凸显了社会的不公。诗人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鲜明的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讽刺意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日常的"皮肤颜色"反映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2. 对比手法简单却有力,不需要复杂修辞就能打动人心 3. 表面上写的是肤色差异,实际说的是阶级差异 4. 语言通俗易懂,但表达的思想却很深刻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