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世俗、向往山野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洒脱不羁的个性。
开头四句直抒胸臆:作者说自己才华不被当世所用,天性就喜欢安静,于是决定隐居西山,结果彻底爱上了这种幽静生活。这里"癖"字用得巧妙,把对隐居的喜爱比作上瘾的嗜好。
中间四句用四季美景展现山居乐趣:春天有漫山红花,秋夜见群峰如碧,朝夕与云雾霞光相伴,常年和猿猴飞鸟为邻。这些画面充满生机,烟霞"结绸缪"的拟人写法尤其生动,把云雾写得像缠绵的恋人。
最后四句突然转为豪放:作者时而抚摸幽深山谷,时而吹响震天铁笛,笑着捧起天柱峰,感叹它的巍峨高寒。"喷薄轰铁笛"这个动作特别有冲击力,把隐士狂放不羁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几千尺"的夸张,让读者仿佛跟着作者一起触摸到了云端的高峰。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自我剖白切换到四季美景,最后定格在豪迈的山巅特写。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不在名利场,而在与自然相处的每个瞬间。那种抚摩山谷、吹响铁笛、笑傲群峰的畅快,比任何功名利禄都来得真实痛快。
蔡沈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