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秋日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前四句像一组生活特写:诗人拥有几亩池塘和一座小亭子,经常悠闲地关着门写信。院子里种着松菊的小路时而开放,屋里总备着掺有草药的人参酒。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五六句突然拉远镜头:望向远处,春天的痕迹还留在泛青的水面上,白翅膀的野鸭飞过沙洲。这两句用"青到水"和"白边汀"的鲜明色彩对比,在秋景中意外捕捉到春天的残影,形成时空交错的奇妙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日落时分不知谁在吹长啸(一种悠长的哨声),那声音哀伤得连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这里用声音打破静谧画面,在恬淡中注入一丝惆怅,让整首诗的情绪层次更加丰富。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生活细节到自然景观,最后以声音作结,在闲适的主基调里暗藏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展现了古代文人既享受隐居生活,又难免感时伤怀的复杂心境。
诸葛赓
诸葛赓(九九三~一○七七),字君俞,号熙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官英州真阳、湖州德清尉,饶州乐平主簿,宣州旌德、抚州宜黄令。年六十四告老,以太子中舍致仕。神宗熙宁十年卒,年八十五(《京口耆旧传》卷三)。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