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陆长庚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乱世中的无奈心情。
前两句直白地说:自从和你分别后,我再也找不到能谈心的朋友,怎么会不想念你呢?"天涯"点明两人相隔遥远,"同心"说明他们是知音好友。
中间四句用具体场景表达思念:我独自在北方,看到秋天的荒草就感到悲伤(蓟草代指北方)。你的书信要经过一年才能穿过长江的云雾送到我这里。现在虽然是太平年代(清时),但我们却轻易就分别了(烟霞路指隐居生活)。明月虽美,却照不到我们这群像野鹿野猪一样漂泊的人(鹿豕群是自嘲的说法)。
最后两句情绪爆发:我真想扔掉官帽(投簪)去海边隐居,但到处都是战乱的消息(兵戈),让我无处可逃。这里的"沧海"可能暗指世外桃源,而"不堪闻"三字道尽乱世文人的痛苦。
全诗用"秋草""江云""明月"等常见意象,把思念、孤独、无奈层层递进,最后落在战乱带来的绝望上。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比喻都饱含深情,比如自比"鹿豕",既幽默又心酸,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困境。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