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都门率莹绶两儿至吾与庵遍游白云法螺藕花诸精舍

胜游极目向郊原,厌说骊驹已在门。
客似闲云慵出岫,僧如野鹤喜乘轩。
偶随犬吠寻花径,直送泉声到水源。
留得四山新记好,他年重认雪泥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带着两个孩子郊游的场景,充满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写诗人带着孩子们到郊外游玩,虽然知道即将远行("骊驹已在门"指代远行的车马已备好),但还是忍不住要最后享受这美好时光。这里用"厌说"二字,生动表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

中间四句用两个巧妙的比喻:把自己比作懒散的云朵,把僧人比作自在的野鹤,形象地写出了郊游时的轻松惬意。随后描写跟着狗叫声找到花间小路,沿着泉水声找到水源,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说要把这次游玩的美好记忆留在山间,就像雪地上的脚印一样,等将来再来时还能找到痕迹。这个比喻既新颖又贴切,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表达得十分动人。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郊游的小事,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特别是最后"雪泥痕"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瞬间的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