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去非先生以四川县令内升比部主事进京相晤话旧感成长句

百里何能滞祖鞭,徵书群识汝南贤。
剑关远自七千里,燕市重逢十四年。
清级曹纲新紫绶,遗编蠹简旧青毡。
虎门绛帐遥回首,深愧传经负郑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与一位老朋友久别重逢的感慨。这位朋友叫黄去非,原本在四川当县令,后来升官调回京城当主事(相当于现在的部委司局级官员)。

全诗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1. 前四句写重逢的惊喜:
- "百里何能滞祖鞭":用"祖鞭"典故(晋朝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夸朋友是个有抱负的人,小小县令的职位根本留不住他。
- "剑关远自七千里":四川剑门关离京城有七千里远,说明两人相隔很远。
- "燕市重逢十四年":在京城重逢时,已经分别十四年了。

2. 中间两句写朋友的变化与不变:
- "清级曹纲新紫绶":朋友现在升官了,穿着新的紫色官服(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服饰)。
- "遗编蠹简旧青毡":但朋友还是那个爱读书的人,保存着旧书和青毡(文人常用的坐垫)。

3. 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
- "虎门绛帐遥回首":想起当年一起在学宫(虎门绛帐代指学校)读书的日子。
- "深愧传经负郑玄":作者自谦说很惭愧,自己不像东汉大儒郑玄那样有学问,没能好好传授知识给朋友。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空间上(四川vs京城)、时间上(十四年)、身份上(县令vs京官)的对比,突出重逢的珍贵。
2. 用具体意象:紫绶(官服)、青毡(坐垫)、蠹简(虫蛀的书)这些生活化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
3. 感情真挚:既有对朋友升迁的祝贺,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还有对自己学问不足的谦虚。

就像现代人见到老同学,既为他事业有成高兴,又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还会想起当年一起上学的情景,这种复杂的情感古今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