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六首

后园驴喫草,可怜无限虚生老。
半夜盲人问故乡,不知身在长安道。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画面,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后园驴喫草,可怜无限虚生老",就像拍了一张农家后院的老照片:驴子机械地嚼着草,日复一日直到衰老。这其实在说我们很多人的人生状态——像驴子一样重复着固定的生活模式,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何而活,等回过神来已经老了。

后两句"半夜盲人问故乡,不知身在长安道"更妙。想象一个盲人在繁华的长安城(古代最热闹的地方)摸黑问路,却不知道自己就站在最繁华的街道上。这就像现代人总在追寻"诗和远方",却忽略了眼前生活的美好;或者像我们拼命追求幸福,却没发现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全诗的精髓在于:用驴子吃草和盲人问路这两个接地气的场景,提醒我们不要活成麻木的"生活驴",也不要当看不见当下的"心灵盲人"。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没有说教,而是让我们从平凡画面中自己悟出道理——真正的好生活不在远方,而在我们是否用心对待当下的每个瞬间。

释嗣宗

释嗣宗(?~一一五三),号闻庵,俗姓陈,徽城(今安徽歙县)人。幼业经圆具,冠依妙湛慧禅师。后谒宏智正觉禅师,蒙印可。出住普照,徙善权、翠岩,迁庆元府雪窦寺。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