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家园林的春日盛景,以及皇帝与臣子之间的高雅互动。
前两句"南苞雒艳贡惊春,造化争先物物新"用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园林的春色:南方进贡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现新意。"惊春"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春色的惊艳,又暗含了人们见到这般景色的惊叹。
后两句"镂管裁诗天语妙,翠罂颁醴圣恩频"则转向人文活动:皇帝用精美的笔管题写诗句("镂管"指雕饰精美的笔),这些诗句如同天赐般精妙;又用翠绿的酒器("翠罂")赏赐美酒,显示皇恩浩荡。这里既表现了皇帝的风雅,也展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全诗通过"贡花-作诗-赐酒"的递进描写,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完美融合,既歌颂了太平盛世,又暗含了对君主才德的赞美。诗中"惊春""争先""天语妙"等用语都充满动感与灵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春意盎然、文采风流的皇家场景。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