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读书人奔波赶考的心酸历程,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疲惫和无奈。
开头就直白地说:功名算什么?提起谋生这件事,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接着用月份串联行程:二月出发,三月停留,四月到贵州,五月又得上路——这种流水账式的记录反而让人感受到重复奔波的麻木。
下半段写旅途的艰难:翻不完的群山,走不尽的长路。明天又要骑着小毛驴独自上路,只能和秋天的萧瑟说说话。这里最打动人心的比喻是"我比残鸦心更苦":连快冻死的乌鸦都比自己幸福,因为乌鸦还能停在树上,而自己的归心却像挂在远方树梢上,永远够不着。
全词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但把古代读书人为了功名漂泊异乡的苦闷写得特别真实。尤其是最后把"归心"比作挂在远处树上的细节,把那种有家难回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