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姜白二子

日阅军容夜马蹄,孤怀犹畏简书稽。
眼中亲识皆夷貊(处处多是虏帐),梦里经营亦鼓鼙。
画省熏香行载橐,石渠校籍坐然藜。
寄语雍容鸣玉子,可能相念到辽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驻守边疆的将士的孤独与思念。

白天检阅军队,夜晚还要骑马巡逻,独自一人时最怕看到催征的文书(简书)。眼前所见都是异族帐篷(夷貊),连梦里都在布置战事(鼓鼙)。这两句通过"日夜对比"和"现实梦境呼应",突出将士时刻紧绷的战斗状态。

中间四句用两个生活细节:熏香办公时总带着行军装备(载橐),校勘书籍时坐着简陋的藜草凳(然藜)。这种"文武双全"的日常,既展现将士的文化修养,又暗示战备的紧迫性。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对京城里那些雍容华贵的同僚(鸣玉子)喊话——你们在享受安逸时,可曾想起我们这些辽西守军?"可能"二字带着苦涩的自嘲,道尽边疆将士被遗忘的心酸。

全诗妙在: 1. 用"日夜、醒梦"的循环描写,表现将士无休止的戒备 2. "熏香"与"战备"、"书卷"与"藜凳"的碰撞,塑造出儒将形象 3. 结尾的隔空对话,让思乡之情更有冲击力

就像现代边防战士的朋友圈:晒着站岗照片配文"你们喝奶茶时,记得我们还在喝风沙"。古今军人的孤独与坚守,原来如此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