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中屡见水碓欲作诗未果顷读东坡博罗香积寺诗序有可筑碓磨之语用其韵补作 其二

我家江南真水乡,遥村远树如针芒。
每看孤帆入浦黑,晴见落照依山黄。
平畦方罫在屋角,曲港一色连青秧。
平林小聚结砻舍,隆隆雷转鏖风狂。
携归杵臼劳妇子,冬日破袄如秋凉。
岂知此间借天力,回斡迅流成曲防。
风轮孰使自旋转,河伯能与扬秕糠。
长腰已作雪霜色,入鼻便觉饼饵香。
水于人世利最博,不惟灌溉兼酒浆。
此巧又出常智外,人病元气真膏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特别聚焦于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这一独特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力巧妙结合的智慧。

诗人首先用"真水乡"点明家乡特色,用"针芒"比喻远处村落的细小,用"孤帆黑""落照黄"勾勒出黄昏江景,画面感极强。接着描写屋角整齐的田地和青翠秧苗,突然笔锋一转,引入水碓工作时"隆隆雷转"的震撼场景。

通过对比凸显水碓的便利:普通人家需要妇女孩子辛苦舂米("杵臼劳妇子"),冬天干活热得穿破袄都觉得凉;而水碓却能借水力自动工作("借天力"),像风车一样旋转,像河神一样扬去糠秕。诗人用"雪霜色"形容洁白的米,用"饼饵香"唤起读者嗅觉记忆,生动展现劳动成果。

最后升华主题:水不仅灌溉农田,还能酿酒,这种巧妙利用超出常人智慧。结尾"人病元气真膏肓"似在感叹:若不懂善用自然资源,才是真正的愚昧。全诗将平凡农具写得气势磅礴,在生活细节中见大智慧,体现对劳动智慧的礼赞。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