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吟

大江曲,山树秋,天寒日暮,野鸟啁啾,中流激荡风浏浏。

北兼汉沔,东下扬州,沧波浩瀚谁能收?江上何所有,芙蓉北渚,葭菼中洲。

江中何所有,鲸鱼鼓浪,天吴嬉游。娥媚雪消春水涨,瞿唐巴峡猿啼幽。

奔涛瞬息千里泻,雷霆惮赫日月愁。思欲一济无方舟,美人旌旆云外浮。

乍去乍来不我求,青鸟欲语意夷犹。天路险阻怀灵修,白日西驰不我留,长歌徙倚增离忧。

现代解析

这首《大江吟》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河画卷,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人生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大江的雄浑景象(前12句)
开篇就用"山树秋""野鸟啾啾"等画面感极强的词语,勾勒出秋日江畔的萧瑟。接着用"鲸鱼鼓浪""雷霆日月愁"等夸张比喻,展现长江奔腾千里的震撼力量。特别精彩的是"娥媚雪消春水涨"这句,把雪山融水和春汛结合,让人仿佛听到江水暴涨的轰鸣。

2. 人生的困境写照(中间5句)
"思欲一济无方舟"是诗眼,就像现代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诗人用"美人旌旆云外浮"这样浪漫的意象,暗示理想可望不可即的惆怅,青鸟(信使)欲言又止的细节更添无奈。

3. 时光流逝的咏叹(最后3句)
结尾的"白日西驰"把个人忧愁升华到对时光流逝的永恒感慨,就像我们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最后"长歌徙倚"的画面,活画出一个倚栏望江、黯然神伤的诗人形象。

艺术特色上,诗人很会"拍电影":
- 镜头从江边特写(野鸟)拉到航拍全景(千里江流)
- 用鲸鱼、雷神等神话元素给自然景观加特效
- 通过"雪消""猿啼"等声音设计增强临场感

这首诗打动人的核心,在于把自然伟力与人生渺小的对比写到了极致。就像现代人站在三峡大坝前,既震撼于工程壮举,又感慨个体生命的短暂。诗人最终没有给出答案,但这种"明知不可为而长歌"的姿态,反而透露出一种倔强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