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十韵
爽气乘秋至,凉飙荡暑初。
泠泠含远籁,槭槭动轻裾。
翠幕波无际,修篁韵有馀。
潜惊塞草绿,乍拂井桐疏。
素发悲郎将,霜纨感婕妤。
窗光流熠耀,帘影乱蟾蜍。
尘袭青丝骑,香飘绀幰车。
故宫经(四库本作轻)馺娑,别馆度储胥。
薄暮来金埒,凌晨上玉除。
宁同起穷巷,剩欲赋愁予。
泠泠含远籁,槭槭动轻裾。
翠幕波无际,修篁韵有馀。
潜惊塞草绿,乍拂井桐疏。
素发悲郎将,霜纨感婕妤。
窗光流熠耀,帘影乱蟾蜍。
尘袭青丝骑,香飘绀幰车。
故宫经(四库本作轻)馺娑,别馆度储胥。
薄暮来金埒,凌晨上玉除。
宁同起穷巷,剩欲赋愁予。
现代解析
这首《清风十韵》用十组画面描绘了秋风的清凉与萧瑟,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人生感慨。
开篇先写秋风送爽的畅快:暑热被凉风驱散("荡暑初"),远处传来清脆的自然声响("泠泠含远籁"),风吹衣襟轻轻摆动("槭槭动轻裾")。这里用声音和触觉生动表现了初秋的惬意。
接着转入视觉描写:如波浪般起伏的翠绿帷幕("翠幕波无际"),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修篁韵有馀")。突然笔锋一转,带出秋风的萧瑟:它悄悄染黄了边塞的野草("潜惊塞草绿"),吹落了井边梧桐的叶子("乍拂井桐疏")。
中间四联巧妙运用历史典故:用白发将军的悲叹("素发悲郎将")和班婕妤见秋扇被弃的典故("霜纨感婕妤"),暗示人生易老的感慨。又通过月光在窗纱上流动("窗光流熠耀")、帘影与月光交织("帘影乱蟾蜍")的描写,营造出清冷意境。
结尾处描写贵族生活场景:尘土中的骑马者("尘袭青丝骑"),飘着香气的华丽马车("香飘绀幰车"),快速经过宫殿("故宫经馺娑")。最后以对比作结:有人薄暮时分还在金埒(跑马场)享乐,有人凌晨就上朝理事("上玉除"),而诗人宁愿像普通人一样,在陋巷中抒发愁绪。
全诗就像一组秋日画卷,既有"翠幕波无际"的清新,又有"霜纨感婕妤"的深沉,通过风声、光影、历史典故的层层渲染,最终落在对富贵浮华与平凡人生的思考上。最动人的是那种"剩欲赋愁予"的文人情怀——明知愁绪难解,却仍要用诗笔细细描摹。
薛映
映(951~1024)字景阳,北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中进士(《净德集》卷一四《薛文恭公尚书真像记》),通判绵州、宋州、升州,知开封县,为江南转运使,江淮、两浙茶盐制置副使,改京东转运使。知相州、杭州。入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迁给事中、勾当三班院,出知河南府、升州、扬州、并州及永兴军。宋仁宗时迁礼部尚书,再为集贤院学士判院事,知营州,分司南京。天圣二年卒(《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四),一说景祐间卒(《净德集》),年七十四(《东都事略》卷四五本传)。谥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