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忆子求弟长安无信

万家砧杵动孤城,物候堪悲梦也惊。
蟋蟀半墙秋有韵,芭蕉一榻雨无情。
风生易水歌难继,雪下梁园赋可成。
汀柳渚芦云漠漠,不知游子滞何程。
西亭别酒醉斜曛,何日临觞不忆君。
晓对好山难远寄,夜拈险韵与谁分。
故园芳草更衰草,客路秋云又冻云。
落月半帘寒未梦,一声悲雁怆离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独自思念远方的弟弟,内心充满孤独和忧愁。

开篇用"万家砧杵动孤城"描绘秋夜景象,捣衣声回荡在孤城中,暗示着季节变换和思亲之情。"蟋蟀半墙"和"芭蕉一榻"两个意象生动展现了秋夜的寂寥,雨打芭蕉更添愁绪。

中间部分用"易水歌"和"梁园赋"两个典故,表达思念之情难以言表。望着汀柳渚芦的朦胧景色,诗人不知弟弟此刻身在何处,充满牵挂。

后段回忆与弟弟分别时的场景,"西亭别酒"的斜阳至今难忘。诗人想寄情山水却无人分享,只能独自吟诗。看着故园草木凋零,客居他乡的诗人感觉自己和弟弟就像离群的孤雁,在寒夜中彼此思念。

全诗通过秋夜景物、离别回忆和漂泊感受,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兄弟情深。蟋蟀、芭蕉、孤雁等意象生动传神,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语言虽含蓄但情感真挚,展现了传统诗词借景抒情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