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话讲了一个关于学问传承的讽刺故事。
前两句说有个叫"爰历"的人写了六章小学(古代的文字学入门教材),水平确实很高超。"殊绝"就是特别出色的意思。
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爰历的教材这么好,但如今在孔庙里享受祭祀的名单中,却找不到他的名字。"经师"是指那些被官方认可的大儒学者。
诗人其实在说:真正做学问的人往往默默无闻,而那些被官方推崇的"大师"未必真有本事。就像现在,真正的好老师可能没评上职称,而有些"名师"却名不副实。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事例(小学教材)讲大道理 2. 短短20字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转折 3. 揭露了古今都存在的"名不副实"现象 4. 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现实中的类似情况
本质上是在为那些被埋没的真才实学者鸣不平,同时也讽刺了学术界的虚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