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诗(一百首之四)

韩赵吴杨并隽才,一时职志让文开。
鹭洲草罢瀛堧咏,已恨无人继福台(黄宪作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几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韩、赵、吴、杨)共同创作的故事。他们虽然都很优秀,却自愿推举"文开"(可能指某个文人或书院)作为领头人。他们在鹭洲(可能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写完诗后,又到瀛堧(海边高地)继续吟咏,但这时已经遗憾地发现:再没有人能继承"福台"(可能指某个已逝的文学大家,比如黄宪)的文学成就了。

全诗透露出三层情感:
1. 文人相惜:高手们互相欣赏,甘愿让贤
2. 创作热情:在不同风景胜地接力创作
3. 传承焦虑:对前辈大师后继无人的深切惋惜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恨"字,把文人群体对文化断层的集体焦虑写得特别真实,就像现在人感叹"老手艺要失传了"那种心情。诗中地名(鹭洲、瀛堧)的转换,还让人仿佛看到一群文人带着笔墨,边走边唱的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