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堂病归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闻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翳惟孔韩。
常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敞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之子衔病归,请予闻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翳惟孔韩。
常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敞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石介写给生病归乡的朋友李堂的赠别之作。诗人巧妙地将身体疾病与思想弊病相类比,通过治病之理来阐述治国之道。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交代背景:在春风和煦的汶水边,诗人送别抱病归乡的李堂,并要告诉他治病的要诀。
2. 中间部分用治病比喻治国:
- 就像身体生病是因为有漏洞让邪风入侵
- 社会生病(思想混乱)也是因为有弊端让邪说传播
- 历史上孔子用《春秋》纠正周朝乱象
- 韩愈用《原道》破除唐朝佛老迷信
3.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
- 要根治身体疾病就要堵住漏洞
- 要纠正思想混乱就要铲除弊端
- 这个道理自古就有,并非自己独创
诗人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告诉朋友:无论是治病还是治国,都要找到根源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将个人健康与社会治理相联系的手法,既体现了对朋友的关心,也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诗中"春风汶水"的温暖意象与"晓日徂徕"的寒凉形成对比,暗示着友人抱病归乡的复杂心境。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