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闺怨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女子孤独寂寞的心绪。
前四句写秋夜景色:月光像雪白的浪花流淌在碧空,雨滴像花瓣散落在台阶前。西风吹动红叶,石栏边传来沙沙声,这些带着寒意的声响都透过雕花窗棂传入室内。这里用"雪浪""雨花"等唯美意象反衬出环境的清冷。
中间四句转入人物描写:女子读完丈夫的来信(回文指可以倒读的诗文),愁眉不展。城头乌鸦啼叫,更漏声渐稀,暗示夜已深沉。这时邻居家传来少女迎接情郎的欢笑声,更反衬出她的孤寂。她面前的沉香熏笼(银篝)里,晚妆的残香还未散尽。
最后两句最动人:女子在灯下对着镜台自照,看着镜中依然美丽的容颜,却觉得这个夜晚格外漫长。"红颜相似夜偏长"这句道出全诗主旨——容颜未老,但独守空闺的夜晚却显得特别难熬。诗人用"灯里镜台"这个细节,把女子顾影自怜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通过环境渲染、他人欢笑的对比、独对镜台的细节,层层递进地表现了闺中女子秋夜独处的寂寞。最妙的是没有直说"寂寞",却让读者从"寒声""稀漏点""残晚妆"这些细节中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