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的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作品,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男儿应有的抱负和眼界。
前两句"过尽金汤知帝策,见求貂虎识军仪"是说:只有亲身经历过坚固的城池防御(金汤),才能真正懂得皇帝的治国方略;只有亲眼见过勇猛的将士(貂虎),才能真正理解军队的威严。这里用具体的事物来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后两句"男儿本有四方志,祗在蓬瀛自不知"是全诗的核心:男子汉本来就应该胸怀天下,但如果只局限在自己小天地里(蓬瀛指仙境,这里比喻狭小的个人世界),就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潜力。诗人在这里既肯定了男儿应有的志向,也批评了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意境开阔,通过对比的手法,激励人们要走出舒适圈,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更大的抱负。王安石作为改革家,这首诗也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柳瑾
柳瑾(?~一○七七?),字子玉,丹徒(今属江苏)人(《苏轼诗集》卷六《次韵柳子玉见寄》注)。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临川文集》卷二一《次韵酬子玉同年》)。曾以秘书丞判大名知录。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谪官寿春,旋提举舒州灵仙观。约卒于熙宁十年(《苏轼诗集》卷一一《送柳子玉赴灵仙》查慎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