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庭

苒苒从莎长,凄凉雨乍晴。
穷秋閒客步,落日乱蛩鸣。
近接苔阶迥,遥连竹径平。
杖痕兼鹤迹,来往自纵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传递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意境。

前两句"苒苒从莎长,凄凉雨乍晴"写雨后初晴的莎草(一种野草)茂盛生长,营造出湿润微凉的氛围。"穷秋閒客步,落日乱蛩鸣"中,诗人在深秋悠闲漫步,落日时分蟋蟀此起彼伏的鸣叫更添秋意。

后四句聚焦庭院细节:苔藓覆盖的石阶向远处延伸,与竹林小径相连。最生动的是"杖痕兼鹤迹"这个画面——既有诗人拄杖的痕迹,又有鹤鸟的足迹,暗示这里是人迹罕至却充满自然生机的清幽之地。最后"来往自纵横"道出人与动物在此自由往来的和谐景象。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莎草、秋虫、苔阶、竹径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庭院。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闲适的脚步、纵横的足迹中,已流露出对这份清寂之美的喜爱。最妙的是将人的活动与鹤的踪迹并置,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生灵共享这片天地的悠然情趣。

释文兆

释文兆,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一作南越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