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阳

天低湖水阔,浩淼入空冥。
帆影有时侧,风声不可听。
人家依浅岸,野艇狎浮萍。
此地经过数,今疑到洞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阳水乡的壮阔画卷,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天低湖水阔,浩淼入空冥"像用广角镜头拍摄:低垂的天空与辽阔的湖面连成一片,湖水浩荡仿佛延伸向无尽的远方。这里用天空的"低"反衬湖面的"阔",让人直观感受到天地相接的震撼。

中间四句是动态特写:"帆影有时侧"写船帆被风吹得倾斜的瞬间;"风声不可听"用听觉暗示风势猛烈;"人家依浅岸"拍下临水而建的民居;"野艇狎浮萍"捕捉小舟轻擦浮萍的灵动。这些画面既有大自然的磅礴,又有人间烟火的温情。

结尾最妙:"今疑到洞庭"是诗人的心理活动——眼前的景色太壮美,让他恍惚间以为到了著名的洞庭湖。这种"认错地方"的错觉,比直接夸赞更生动地表现出南阳湖景的惊人魅力。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大全景推到细节特写,最后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收尾,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那片让人误以为是洞庭的南阳水域。诗人不用生僻字眼,仅用"阔""浩淼""侧""狎"等常见字就勾勒出鲜活的景象,这正是古诗"用平常字写非凡景"的功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