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道中和枫潭韵

飘泊天涯路,孤伶客里身。
云山常作伴,琴鹤旧相亲。
历惯风霜苦,空惊岁月频。
廿年驰部檄,不换此身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孤独无依的游子心声。全篇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尽了长期在外奔波的辛酸与坚守初心的执着。

前四句像一幅自画像:诗人说自己像无根的浮萍漂泊天涯,只有云和山作伴,琴和鹤这些清高的物件才是老友。这里用"云山""琴鹤"这些意象,暗示自己虽然孤独,但内心保持着文人雅士的清高品格。

五六句是人生总结:已经习惯了风霜的磨砺,但猛然惊觉岁月流逝太快。一个"空"字透露出对时光虚度的无奈,就像现代人突然发现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当了二十年官差(部檄指官府文书),却始终没改变清贫的本色。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面说穷,实则骄傲——二十年官场沉浮都没能腐蚀他的骨气,这种"穷得硬气"的精神,就像现代人说的"不忘初心"。

全诗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比如"飘泊""孤伶""风霜苦"),写出了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能共鸣的孤独感,同时传递出"历经沧桑仍保持本真"的价值观。就像今天离乡打工的人,再苦再累也不愿丢掉做人原则一样,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特别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