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刻石

长忆唐从天宝初,开元气象了无馀。
宫中已制霓裳曲,刻石山灵失笑渠(同上书页二一二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唐朝天宝年间为背景,通过对比盛唐的开元盛世和天宝年间的衰落,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第一句“长忆唐从天宝初”: 作者开篇就点明回忆的是唐朝天宝初年。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此时唐朝已由盛转衰,但表面上还维持着繁华的假象。

第二句“开元气象了无馀”: “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那时国家强盛、社会安定,史称“开元盛世”。但到了天宝年间,这种盛世气象已经消失殆尽。作者用“了无馀”三个字,直接点明盛世的彻底消散,语气中带着惋惜和无奈。

第三句“宫中已制霓裳曲”: 这里提到唐玄宗和杨贵妃沉迷于享乐,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表面上写宫廷的歌舞升平,实则暗讽统治者只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霓裳曲成了奢靡生活的象征,也暗示了唐朝衰落的根源。

第四句“刻石山灵失笑渠”: “刻石”可能指山上的石刻或碑文,而“山灵”则是拟人化的山神。山神看到唐朝统治者如此荒唐,忍不住嘲笑他们。这里的“失笑”带有讽刺意味,仿佛大自然都在看唐朝的笑话,暗示这种繁华不过是自欺欺人,终将走向灭亡。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开元盛世与天宝衰落的对比,揭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作者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用“霓裳曲”的奢靡和“山灵失笑”的讽刺,委婉表达了对时代悲剧的感慨。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对现实的反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