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下黄莺啼鸣的生动画面,同时暗含一丝时光流逝的惆怅。
前两句写景:黄莺像乐器簧片般在最高枝头灵巧鸣叫,皇家园林的柳树抽出千万条青丝般的嫩枝。这里用"如簧"形容鸟鸣的清脆,"万缕丝"比喻柳条的柔美,画面感极强。
后两句抒情:皇帝的玉辇不再到来,春天又悄悄老去,黄莺的啼鸣仿佛在向飘落的花瓣诉说心事。这里"玉辇不来"暗示繁华消逝,"春又老"带出时光无情之感,而落花成为唯一的听众,更添寂寥。
全诗妙在将鸟鸣、柳浪这些明媚春景,与淡淡的物是人非之感自然融合。黄莺越欢快,越反衬出春光的易逝,就像我们看着美丽的樱花,既欢喜又难免感叹"好景不长"的心情。
王洧
王洧,号仙麓,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入浙江帅幕。事见《洞霄诗集》卷五。今录诗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