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

游山有约爽秋时,寂静僧房花压枝。
最是停杯愁不语,满林啼鸟似催诗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游山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诗意的矛盾感。

前两句写秋日赴约游山,僧房周围花枝低垂,环境十分幽静。这里"花压枝"的描写很生动,让人仿佛看到沉甸甸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暗示着这是一个花果繁盛的季节。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停下酒杯陷入愁思,而满林的鸟鸣声像是在催促他作诗。这里用"啼鸟似催诗"的拟人手法,把自然声响和创作灵感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创作冲动与环境之间的微妙互动。

全诗最妙的是把"寂静"与"啼鸟"这对矛盾统一起来:僧房的静与林间的闹形成对比,诗人的愁绪与鸟儿的欢啼形成反差,这种对立统一让诗歌充满张力。最后鸟鸣催诗的想象,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灵动和趣味。

史常之

史常之,字子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甬上宋元诗略》卷一○。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