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恩师南归时的复杂心情,语言平实却情感深厚。
前两句用"灞水"(长安送别之地)和"燕山"点明送别场景,一个"遥"字写出目送之远,"独"字凸显孤独感。诗人说自己像"弹珠"(弹奏的明珠)般怀才不遇,像"抱玉"(怀抱美玉)却无人赏识,用这两个比喻表达对现实处境的不甘。
中间两句特别动人:摸着自己(抚己)都觉得像在做梦,遇到熟人都不敢报名字,活画出失意文人自卑又敏感的心理。最后写很少收到京城来信,只能望着都城方向流泪,既有对恩师的不舍,也暗含对自己仕途的失望。
全诗妙在把送别的伤感、怀才不遇的苦闷、对前途的迷茫都揉在一起,就像我们现代人送别重要的人时,也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处境。诗人没有直接哭诉,而是通过"不敢问名字""觉得像做梦"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