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长安感述七首 其二

千门花动紫骝嘶,日见夔龙度玉堤。
讲幄每亲鸡舌贵,禁庭时诏鹭班齐。
词臣岂尚淩云赋,圣主尝探二酉题。
著论却怜曾藉献,姓名惭愧御屏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繁华热闹的景象和朝廷官员的日常生活,透露出作者对功名的复杂心态。

前两句写长安城的春日盛况:千家万户门前花开灿烂,骏马嘶鸣;每天都能看到高官们(夔龙代指重臣)骑着马经过玉石铺就的堤岸。这里用"紫骝嘶"和"玉堤"的细节,生动展现了都城的富贵气象。

中间四句写官员们的日常工作:在皇帝讲学的帷帐前,能亲近使用名贵香料(鸡舌香)的高官;皇宫里时常召集百官(白鹭般整齐排列的朝班)议事。但作者却说:我们这些文臣哪里比得上司马相如的凌云赋(代指杰出文采),倒是皇上经常翻阅古籍(二酉代指藏书)。这里暗含对自身才华的谦逊,也暗示在朝廷中更看重实际政务而非文采。

最后两句流露真实心境:虽然我也曾呈献过治国方略,但看到御屏(记录重要官员名字的屏风)西侧自己的名字时,仍感到惭愧。这种惭愧既包含对皇恩的感激,也暗含功名未达理想高度的失落。

全诗通过都城风光、朝堂场景的铺陈,最终落脚到知识分子在仕途中的典型心态——既有实现抱负的渴望,又有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权力中心既向往又忐忑的真实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