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 其二

昨日采莲花,今日采莲子。
贱妾比红衣,宁教抱香死。
溪上采芙蓉,兰舟荡晚风。
叶如郎意薄,花似妾颜红。
采花莫临水,水深清见底。
水有见底时,郎心隔千里。
一去不思家,秋风吹若耶。
只愁霜露重,妾貌不如花。

现代解析

这首《采莲曲》用采莲女子的口吻,道出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像一首带着水汽的江南情歌。

第一段(采莲与爱情): 女子昨天采莲花,今天采莲子,暗示时光流逝。她把自己比作莲花的红衣(花瓣),说宁愿抱着香气枯萎,也不愿失去纯洁的爱。这里用莲花的"抱香死"比喻对爱情的忠贞,哪怕枯萎也要保持美好。

第二段(甜蜜与担忧): 她在溪上采芙蓉(荷花),小船在晚风中摇晃。她把荷叶比作情郎的"薄情",把红花比作自己羞红的脸。这里用荷叶的轻薄反衬自己的深情,既甜蜜又带着隐隐不安。

第三段(心碎的发现): 她提醒采花人别靠近水边,因为水太清能一眼见底——可情郎的心却像隔了千里远,根本看不透。这里用"水清见底"反讽男子的心思难测,暗示他可能变心了。

第四段(憔悴的叹息): 女子埋怨情郎离家后不想家,秋风吹过若耶溪(采莲的地方)。她最怕霜露打蔫了莲花,因为自己的容貌也会像凋谢的花一样失去吸引力。最后两句最扎心:她担心的不是被抛弃,而是自己年华老去,连"被爱"的资本都没有了。

全诗亮点: 1. 比喻巧妙:用莲花的红、香、凋谢比喻女子的容貌、忠贞和衰老,把抽象的感情变得鲜活。 2. 层层递进:从采莲的劳作,到热恋的羞涩,再到被冷落的忧虑,最后到对衰老的恐惧,情感逐渐深沉。 3. 水乡风情:兰舟、芙蓉、溪水,充满江南采莲的场景美,让失恋的哀愁也带着湿润的诗意。

这就像现代女孩说:"我为你盛放时你不珍惜,等我凋零了,你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千年前的采莲女,早已道破了爱情里最痛的真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