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焦山探幽访胜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野趣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摩碑临积水,折竹杖危坡"用动作描写展开画面:作者抚摸着古碑靠近水边,折了根竹子当拐杖攀登陡坡。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探访古迹的艰辛过程。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不向山中住,宁知幽处多"道出哲理:只有深入山林生活,才能发现更多幽静美景。接着用"雪埋孤衲笠,风乱老渔蓑"两个特写镜头:积雪盖住了僧人的斗笠,狂风吹乱了老渔夫的蓑衣,这些画面既真实又富有意境,展现了山野生活的质朴。
最后两句"荒率存真意,余心不厌过"是作者的感悟:这种荒凉率真的景致中蕴含着自然本真,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厌过"三字特别传神,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野趣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传递出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诗中"孤衲""老渔"等形象,以及"雪埋""风乱"的动态描写,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野生活的真实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