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弹琴峡(峡在居庸关。使代,嘉靖庚戌)
边城春色晚,四月柳含芽。
不入居庸道,安知有落花。
涧水清浅流,高低绕人家。
忽闻孤鸾别鹤之清调,琅然出幽谷之谽谺。
水石自成音,穆如风中琴。
听无用于钟期,巧无施于伯牙。
洗我客愁尽,因之发长嗟。
大都商旅来如市,雄边羽檄纷如麻。
高风撼地白日黯,梦魂不定听胡笳。
皆言此地即堪愁,不到边庭鬓欲华。
孰有幽泉不改音,乔木四时山自嘉。
乃知桃花源,何必武陵涯。
不入居庸道,安知有落花。
涧水清浅流,高低绕人家。
忽闻孤鸾别鹤之清调,琅然出幽谷之谽谺。
水石自成音,穆如风中琴。
听无用于钟期,巧无施于伯牙。
洗我客愁尽,因之发长嗟。
大都商旅来如市,雄边羽檄纷如麻。
高风撼地白日黯,梦魂不定听胡笳。
皆言此地即堪愁,不到边庭鬓欲华。
孰有幽泉不改音,乔木四时山自嘉。
乃知桃花源,何必武陵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居庸关一带的春日风光,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复杂感受。
开头四句写边塞春天来得晚,四月柳树才发芽。诗人说如果不亲自走过居庸关,就看不到这里的落花景象,暗示边塞风光的独特。
接下来描写清澈的溪水绕着人家流淌,突然听到幽谷中传来孤寂清越的琴声。这琴声不是人为演奏的,而是水流冲击石头自然形成的天籁之音,就像风中的琴声一样美妙。诗人感叹这样的自然之音不需要钟子期这样的知音来欣赏,也不需要伯牙这样的琴师来弹奏。
听到这样的声音,诗人的思乡愁绪都被洗净了,不禁发出长叹。他想到边关商旅往来频繁,军情文书多如乱麻,狂风卷起沙尘让白天都变得昏暗,胡笳声让人心神不宁。人们都说这里充满愁苦,但不到边关来,又怎能看到自己头发变白呢?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指出这里也有永恒不变的清泉、四季常青的树木和美丽的山色。他恍然大悟:原来世外桃源不一定非要在武陵(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在地),边关也有它独特的美丽。
全诗通过对比边关的艰苦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悟:虽然环境艰苦,但也能发现独特的自然之美,这种美不需要刻意寻找,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