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野的老人(张子政)的清雅生活,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和思念。全诗用自然意象和生活细节,勾勒出一幅闲适淡泊的隐逸图景。
前四句写隐居环境:老人的茅屋被清澈溪流环绕,像古代隐士的"愚沟"(典故)。他用蒲草编成本子记录生活,用松花泡水清洗小船,这些细节展现了返璞归真的生活趣味。
五六句用典故赞美友人品格:说张子政像古代高士鲁仲连(宁死不屈)和徐孺子(淡泊名利)一样,虽然暂时隐居南方,但保持着高尚节操。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想象:相信对方依然保持着写诗作画的雅兴,诗成后应该会临摹李营丘(宋代画家)风格的山水画。这里既表达思念,也暗含对友人艺术修养的欣赏。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溪流、蒲草、松花等意象,将隐士生活写得充满诗意。诗人没有直接夸赞,而是用生活环境、日常活动和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敬佩。
朱芾
明初松江府华亭人,字孟辨。洪武初官编修,改中书舍人。才思飘逸,工词章,兼善翰墨,真草篆隶清润遒劲,风度不凡。画山水人物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