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治堂为宗伯桂洲夏公题
辅世际熙运,皇猷恢远彝。
龙楼不虚侍,谠论结主知。
宗伯古秩宗,上应文昌辉。
北门带新衔,清秩殊等夷。
越自有国来,兼授实所稀。
君才万斛舟,咳唾流珠玑。
枢莞践台斗,礼乐兼夷夔。
礼本天地中,乐范天地和。
至和胚化原,调燮功弘多。
忆昔唐虞盛,凤凰在檐阿。
吾皇此属意,乔望郁嵯峨。
鸣球有遗音,为续明良歌。
龙楼不虚侍,谠论结主知。
宗伯古秩宗,上应文昌辉。
北门带新衔,清秩殊等夷。
越自有国来,兼授实所稀。
君才万斛舟,咳唾流珠玑。
枢莞践台斗,礼乐兼夷夔。
礼本天地中,乐范天地和。
至和胚化原,调燮功弘多。
忆昔唐虞盛,凤凰在檐阿。
吾皇此属意,乔望郁嵯峨。
鸣球有遗音,为续明良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夏桂洲的官员(宗伯是礼部尚书的别称),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他的才华与功绩。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写时代背景(前6句) 用"辅世际熙运"说夏公生逢盛世,在朝堂上直言进谏(谠论)获得皇帝赏识。把他比作古代掌管礼仪的"秩宗"官员,说他的职位像北斗星旁的文昌星一样闪耀。
2. 中间赞个人才能("北门带新衔"至"乐范天地和") 说他身兼要职很罕见,用"万斛舟"比喻才学渊博,随口说的话都像珍珠般珍贵。说他既能处理政务(枢莞),又精通礼乐,把礼比作天地的中心,乐比作天地的和谐。
3. 结尾颂盛世气象(后8句) 用"调燮"(调理阴阳)形容他的治国之功,把他比作舜帝的乐官夔。最后用凤凰栖息屋檐、玉磬余音等祥瑞景象,比喻现在就像尧舜时代一样昌明,夏公这样的贤臣正在谱写新时代的君臣佳话。
诗中亮点: - 用"万斛舟"形容才学,比"学富五车"更形象 - "咳唾流珠玑"说随口说的话都是珍宝,类似现在的"金句频出" - 把礼乐制度比作天地的核心与和谐,体现儒家思想 - 用凤凰、鸣球(玉磬)等意象营造盛世氛围
本质上是通过赞美一位礼部尚书,来歌颂当时的政治清明,就像现代人写"歌颂新时代的优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