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述古翁

身在江湖道自尊,登堂长见古风存。
王通著论全经世,徐孺明农祇闭门。
踪迹暂时逢郡守,姓名何处号轩辕。
从前检校醇儒行,清苦无劳并日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江湖、坚守古风的贤者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首联“身在江湖道自尊,登堂长见古风存”是说:这位贤者虽然隐居在民间,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道德操守;他的言行举止中,始终能看到古代君子的风范。

颔联“王通著论全经世,徐孺明农祇闭门”用了两个典故:王通是隋代大儒,写书讨论治国之道;徐孺是东汉隐士,甘于清贫,专心务农。这里用他们来比喻诗中人物既有济世之才,又甘愿低调隐居。

颈联“踪迹暂时逢郡守,姓名何处号轩辕”讲的是:这位贤者偶尔会和官员打交道,但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轩辕”可能暗指他像黄帝一样神秘而伟大)。

尾联“从前检校醇儒行,清苦无劳并日餐”总结道:回顾他的一生,始终践行儒家正道,生活清贫却毫无怨言,甚至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全诗通过对比“隐居”与“济世”、“清贫”与“高尚”,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却心怀天下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