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八景①

昂然势矗海门东,十丈朝暾射背红。
员峤戴星高出地,咸池浴水突浮空。
山冲泖鼻开灵穴,屿转鸡心驾晓篷。
自是醮波常五色,对看隆岭亦曈昽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兰阳地区(今宜兰)的壮丽海景,充满动感和色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它的魅力:

1. 太阳跃海的震撼画面
诗的开篇就像广角镜头:一座高山(可能是龟山岛)如巨人般矗立在海面,朝阳的十丈金光射在它背上,把山体染成红色。"咸池浴水突浮空"用神话中太阳洗澡的咸池比喻海面,太阳突然从海里跳出来的画面极具冲击力。

2. 海岛风物的灵动描写
诗中把礁石比作"泖鼻"(湿润的鼻子),把岛屿比作转动的"鸡心",连海浪都化作驾着晨雾的小船。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礁石、小岛都活了起来,充满童话般的趣味。

3. 色彩碰撞的奇幻效果
全诗像打翻调色盘:朝阳的红光、海水的碧蓝、晨雾的乳白、霞光的五彩,与远处隆岭山的朦胧光影交织,构成一幅水彩画般通透的日出海景图。特别是"醮波常五色"的描写,让人联想到阳光折射在海浪上的梦幻色彩。

这首诗最妙的是把静态风景写得充满动感——太阳在"射"、岛屿在"转"、海浪在"驾船",就连山岭的光影都在流动("曈昽")。诗人用活泼的笔触,把兰阳的海岛晨景变成了一场大自然的动态视觉盛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