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宾月轩

悠悠轩中人,皎皎天上月。
良宵忽邂逅,敬待两无亵。
素心期共明,雅质愿同洁。
但求保终始,何暇计圆缺。
来亦不须迎,去亦不须别。
淡交有馀情,莫与世人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与月亮在宁静夜晚相遇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纯粹情谊。

诗中"轩中人"和"天上月"形成巧妙对比:一个是尘世中的普通人,一个是高悬夜空的明月。他们在美好夜晚偶然相遇,却保持着互相尊重的距离。诗人希望自己和月亮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光明,不在乎外在形态的变化(圆缺)。

最动人的是后四句:月亮来时不刻意迎接,离开时也不刻意告别。这种淡如水的交情蕴含着深厚情感,但诗人觉得这种境界很难被世俗之人理解。

全诗通过人与月的互动,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不刻意、不强求、保持本真。就像月光静静洒落又悄悄离去,最好的相处是给予彼此空间,让情谊自然生长。这种超越功利、不计得失的交往方式,在浮躁的现实中显得尤为珍贵。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