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痛惜和对时局无力的感慨。
前两句"越石奇男子,南关曾请缨"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越石(可能指代某位将领)是个非凡的人物,曾经主动请命奔赴边疆保家卫国。这里"请缨"用典,暗含主动承担重任的豪情。
后两句笔锋一转:"可怜天竟缺,娲石补难成"。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作比喻,说天都破了(暗指国家危难),连女娲都难以补救。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把英雄面对不可挽回的时局时的无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短短20字,通过英雄形象与神话典故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张力。既赞美了英雄的壮志,又表达了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深沉悲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