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宾墨竹图

石根夭矫出寒梢,明月空山舞翠蛟。
□作江湖墨风雨,曾随海浪过南交(仲宾曾使交阯,故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充满了动态美和想象力。

前两句写竹子的姿态:竹子从石头根部倔强地生长出来("夭矫"形容弯曲而有生命力),在寒冷的季节依然挺立。月光下的空山,竹影摇曳如同翠绿的蛟龙在舞动。这里用"舞翠蛟"的比喻,把静止的竹子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转向创作背景:画家用笔墨表现出竹子经历风雨的沧桑("墨风雨"暗示用墨色表现风雨意境)。特别提到画家李仲宾曾出使越南(古称"交阯"、"南交"),所以画中的竹子似乎也带着他远行南海的记忆。把竹子的形象和画家的经历巧妙结合,赋予画作更深层的含义。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是评画,却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明明是静态的画作,却通过"舞"、"风雨"、"过海浪"等词让它动了起来;最后还巧妙地把画家的真实经历融入其中,让简单的墨竹有了故事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