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湖边风光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联"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宫占断水云乡"用对比手法展开:黄莺飞走了,但湖泊依然存在,让人感叹世事变迁。而佛寺(梵宫)矗立在水云之间,占据了这片风景绝佳之地,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
中间两联用四个动态画面展现湖上风光:
1. "四围烟树浪涛阔":雾气中的树木环绕着宽阔的湖面,波浪起伏
2. "六月桥亭风露凉":夏日桥上的亭子凉风习习,带着露水的湿润
3. "远近征帆归别浦":远近的船只扬帆归来,停靠在不同的码头
4. "高低渔网挂斜阳":渔民们高高低低地晾晒渔网,在夕阳下形成剪影
这四句就像四幅连续的电影镜头,从全景到特写,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活动,层次丰富地展现了黄昏时分的湖边生活。
尾联"翠微深处一声笛,惊起眠沙鸥鹭行"最有意境:青翠山色中突然传来一声笛响,惊醒了在沙滩上打盹的鸥鹭,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这个瞬间的捕捉,让整幅静态画面突然生动起来,笛声与飞鸟形成听觉与视觉的双重美感。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静谧的湖景与动态的船只、飞鸟形成对比
2. 光影运用:斜阳为画面镀上温暖色调
3. 声音设计:笛声打破宁静,制造惊喜效果
4. 空间布局:远景与近景交替,构图层次分明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白描,自然流露出对这片湖光山色的喜爱,以及闲适悠然的心境。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湖面的微风,听到鸥鹭的振翅声,身临其境地享受这份宁静之美。
赵时远
宗室。居平江吴江,字无近,一作无逸,号渐磐野老。善画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