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朝阿房宫的盛衰变迁,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四句写阿房宫当年的辉煌:宫殿高耸入云,五丈高的旌旗在中央飘扬,万人合唱的壮观场面。但紧接着用"一世焉知二世终"点出秦朝迅速灭亡的讽刺——秦始皇梦想传位万世,结果到秦二世就亡国了。
后四句转到眼前衰败景象:昔日宫殿里的石雕鲸鱼埋在荒草中,铜人像在秋风中像在哭泣。当年奢华的酒池肉林都化为尘土,连接宫殿的复道也早已断绝。
诗人用"水落""露寒""尘土"等意象营造苍凉氛围,通过"万人合唱"与"铜人哭泣"的强烈对比,揭示再强大的王朝也逃不过衰亡的命运。最后两句尤其深刻:所有繁华终将归于尘土,提醒世人莫要沉迷权势富贵。全诗像一部快进的纪录片,让人在短短56个字里看尽一个帝国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