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杜公旧里钱唐有别野在华下既得谢留寓睢阳因家焉某近赴益部过三峰闻华人之望公舍而不还又顾吾乡之独幸国老处焉因道西人之意成长句四韵奉寄杜公
谋国有劳新史在,挂车无第旧乡遥。
睢阳图记光耆彦(季本、陶本、清抄本作旧),华下风烟遂寂寥。
紫气尚劳关吏思,甘棠犹播陜民谣。
莲花峰下仙人掌,高出云端若奉招。
睢阳图记光耆彦(季本、陶本、清抄本作旧),华下风烟遂寂寥。
紫气尚劳关吏思,甘棠犹播陜民谣。
莲花峰下仙人掌,高出云端若奉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退休官员杜公的赠诗,通过对比杜公曾经任职的华下(今陕西华阴)和现在定居的睢阳(今河南商丘)两地,表达了对杜公的敬仰与怀念。
前四句写杜公的政治成就与现状:
1. "谋国有劳"指杜公为国操劳的功绩已被史书记载
2. "挂车无第"用退休官员挂车(停放公务马车)的典故,说杜公虽已退休但故乡遥远难归
3. 睢阳百姓以杜公为荣("光耆彦"指增添长者贤士的光彩)
4. 华下百姓却因杜公离开而感到失落("风烟寂寥")
后四句用典故赞美杜公:
1. "紫气"借用老子出关的典故,说杜公虽已离开,但华下百姓仍怀念他
2. "甘棠"用周朝召公在陕地施惠于民的典故,比喻杜公留下的德政仍被传颂
3. 最后以华山莲花峰、仙人掌峰作结,说高耸的山峰仿佛在云端召唤杜公回去,暗含华下百姓对杜公的思念
全诗通过:
- 对比手法(睢阳之幸与华下之憾)
- 历史典故(挂车、紫气、甘棠)
- 华山景物的拟人化描写
层层递进地表达了百姓对贤臣的眷恋,展现了古代官员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既有对杜公功绩的肯定,又暗含劝归之意,情感真挚而不失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