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家庭关系比喻修行困境,讲了一个很接地气的道理:
前两句"祖祢不了,儿孙遭累"就像说:老祖宗没搞明白的事,后代就得跟着遭殃。这里暗指如果前辈修行没参透佛法真谛,后辈学佛就会走弯路。就像现在很多人烧香拜佛却不懂真义,就是被前人带偏了。
中间"祝著磕著,无处回避"描写了信徒的窘态:又是祷告又是磕头,忙得团团转却逃不开困惑。就像我们遇到困难时病急乱投医,表面很虔诚,实际心里还是没着落。
最后两句最有趣:明明知道烧香磕头未必有用,但还是要做做样子,结果大家互相糊弄("钝置")。特别点出"佛殿"这个场景,就像在说:你看庙里那些机械拜佛的人,不都是在走过场吗?
全诗用大白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现象:盲目跟风式的信仰,就像祖传的糊涂账,一代传一代,最后变成形式主义的表演。作者用幽默的口吻提醒我们:修行要真明白,别学那些只会磕头烧香的表面功夫。这种用生活场景说哲理的方式,让严肃的佛理变得特别鲜活易懂。
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