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节妇

赵氏有贞妇,万古寄纲常。
为此地下人,茕茕称未亡。
抚孤如己出,块肉惨中伤。
历艰备荼苦,环堵一空囊。
犹悯侧室家,犹理义孤装。
呱呱既有成,择傅薰善良。
母道兼父道,矩步再共姜。
万屈一不折,永誓毋相忘。
年踰五十所,大化忽舟藏。
白璧心无玷,黄壤骨亦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赵氏的寡妇坚守贞节、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感人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苦难中的坚守 诗中用"茕茕称未亡"(孤独地活着)、"块肉惨中伤"(像受伤的肉块般痛苦)等生动比喻,展现她失去丈夫后的悲惨处境。"环堵一空囊"(家里四面墙空荡荡)更凸显其贫困,但她依然坚持"万屈一不折"(经历万般委屈也不屈服)的品格。

2. 超越血缘的大爱 这位母亲不仅抚养自己的孩子("抚孤如己出"),还照顾丈夫侧室的孩子("犹悯侧室家"),甚至为无血缘的"义孤"整理行装。她既当妈又当爹("母道兼父道"),严格教育孩子("择傅薰善良"),展现了超越本分的伟大母爱。

3. 生命的圆满结局 诗末用"白璧心无玷"(像白玉般纯洁)、"黄壤骨亦香"(埋入黄土骨头都散发香气)的比喻,赞美她保持贞洁的一生。虽然生命在五十多岁时结束("大化忽舟藏"),但精神如同"万古纲常"般永存。

全诗通过具体生活细节(如空荡的家、整理行装)和强烈对比(万般委屈与永不屈服),塑造了一位在封建礼教束缚下,依然闪耀人性光辉的坚韧女性形象。这些生动的描写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母爱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