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钱塘到昌化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变化,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从钱塘到长洲的旅途感受。用"直出"二字带出行程的干脆利落,说当地人性格直爽(质直),没有浮夸的习气(无俗太浮)。这里用"浮"字特别生动,让人联想到虚浮、做作的社会风气。
后两句写进入馀杭昌化后的新发现。用"路入"自然过渡到新场景,发现这里的民风(土风)淳朴得就像福建和浙南一带(闽瓯)。诗人用"似闽瓯"这个具体比喻,让读者能联想到那些远离繁华、保留本真的地方。
全诗像一段简短的旅行笔记,通过对比手法(钱塘/长洲 vs 馀杭昌化),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用"质直""淳朴"这样直白的词,反而让诗意更真实可信。这种写实风格,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江南地区不同地域的性格差异。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