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梁山行
梁山峭拔分东西,壁立断岸悬晴霓。
两峰对面势欲搏,巨灵一笑扶天梯。
深潭锦鲸作怒吼,长风击碎青玻璃。
群山俯首尽退让,挂笏岂克相排挤。
金陵上流固锁钥,胚胎凿空开坤倪。
槎丫山谷绣众绿,古色斑剥何萋萋。
我行六月忽到此,小舟一叶如凫翳。
江流铿鍧俨互答,直视绝顶愁攀跻。
舟师忽尔眼流泪,向我称述色惨凄。
咸丰之初岁癸丑,拿舟舣泊前边堤。
须臾贼兵万蜂集,帆樯林立鸣鼓鼙。
登舟劫掠斫篷缆,大众何敢轻诃诋。
老者杀戮少者缚,血流江面声澌澌。
我时慑慑伏未能窜,一贼捉人如捉鸡。
梁山荆棘恣搜索,怪鸮暗哭乌夜啼。
贼中飘零倏五岁,逃亡九死逾山蹊。
间关乞食返乡国,手足破裂面目黧。
风饕雪虐衣败絮,入门涕泣见老妻。
火伴十数走相庆,急佐杯酒盛盐齑。
早知波涛兀险恶,曷不壮岁扶锄犁。
黄金不能救身命,江湖倾荡悔噬脐。
江南贼尽复过此,魂魄犹悸道路迷。
我闻斯言心语口,讵独尔辈声凄凄。
兵戈异数苦糜烂,城郭战斗戈横提。
锦衣玉食尽何在,纷纷骨肉生乖睽。
东南承平近十载,土人归去无依栖。
枯芦败苇支破屋,日愁秋涨淹青泥。
蒿莱四野田尽废,新种数亩多稗稊。
吁嗟疮痍待兴复,伫望长吏相招携。
长江击楫转愁疾,按剑更欲驱鲲鲵。
山神肃然若拱揖,隐放一线潮头低。
扬帆直上乱山走,仰见明月明如圭。
两峰对面势欲搏,巨灵一笑扶天梯。
深潭锦鲸作怒吼,长风击碎青玻璃。
群山俯首尽退让,挂笏岂克相排挤。
金陵上流固锁钥,胚胎凿空开坤倪。
槎丫山谷绣众绿,古色斑剥何萋萋。
我行六月忽到此,小舟一叶如凫翳。
江流铿鍧俨互答,直视绝顶愁攀跻。
舟师忽尔眼流泪,向我称述色惨凄。
咸丰之初岁癸丑,拿舟舣泊前边堤。
须臾贼兵万蜂集,帆樯林立鸣鼓鼙。
登舟劫掠斫篷缆,大众何敢轻诃诋。
老者杀戮少者缚,血流江面声澌澌。
我时慑慑伏未能窜,一贼捉人如捉鸡。
梁山荆棘恣搜索,怪鸮暗哭乌夜啼。
贼中飘零倏五岁,逃亡九死逾山蹊。
间关乞食返乡国,手足破裂面目黧。
风饕雪虐衣败絮,入门涕泣见老妻。
火伴十数走相庆,急佐杯酒盛盐齑。
早知波涛兀险恶,曷不壮岁扶锄犁。
黄金不能救身命,江湖倾荡悔噬脐。
江南贼尽复过此,魂魄犹悸道路迷。
我闻斯言心语口,讵独尔辈声凄凄。
兵戈异数苦糜烂,城郭战斗戈横提。
锦衣玉食尽何在,纷纷骨肉生乖睽。
东南承平近十载,土人归去无依栖。
枯芦败苇支破屋,日愁秋涨淹青泥。
蒿莱四野田尽废,新种数亩多稗稊。
吁嗟疮痍待兴复,伫望长吏相招携。
长江击楫转愁疾,按剑更欲驱鲲鲵。
山神肃然若拱揖,隐放一线潮头低。
扬帆直上乱山走,仰见明月明如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东西梁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悲惨的历史回忆,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自然景观描写(开头到"挂笏岂克相排挤")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东西梁山的雄伟险峻,如"两峰对面势欲搏"形容两座山峰像要打架一样对峙,"深潭锦鲸作怒吼"把江水的汹涌比作巨鲸咆哮。这些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历史回忆("舟师忽尔眼流泪"到"江湖倾荡悔噬脐") 通过船夫的哭诉,再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乱时的惨状。用"老者杀戮少者缚"、"血流江面声澌澌"等直白的语言描述了当时的屠杀场景,又以"风饕雪虐衣败絮"表现幸存者返乡后的贫困潦倒。
3. 现实感慨("江南贼尽复过此"到结尾) 表达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田园荒芜("蒿莱四野田尽废")、百姓无家可归("枯芦败苇支破屋")。最后用"扬帆直上乱山走,仰见明月明如圭"的明月意象,寄托了对安定生活的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将壮丽山河与人间苦难形成强烈对比 - 用船夫的口吻讲述历史,真实感人 - 既有"巨灵一笑扶天梯"的浪漫想象,又有"手足破裂面目黧"的现实描写 - 结尾的明月象征着在苦难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诗人通过个人见闻,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创伤,让读者感受到和平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