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司园亭·水阁

方池导流水,横阁上寻丈。
晨曦夜月光,罩影相滉漾。
游鱼时出没,飞鸥亦下上。
终朝倚栏杆,不见有风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水阁园林景象,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的前两句介绍了水阁的结构:方形的池塘引导着流水,一座横跨的水阁有一丈多高。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平实地交代了场景的基本构造。

中间四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通过四个动态画面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清晨的阳光和夜晚的月光交替照耀,在水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鱼儿不时跃出水面,白鸥时飞时落。这些描写抓住了自然中最灵动美好的瞬间,用"出没""下上"这样简单的动词,就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整天倚靠栏杆,却看不到一丝风浪。这既是对前文宁静景色的总结,也暗含深意——表面写的是没有自然界的风浪,实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或是表达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的一幅水墨画,没有复杂难懂的典故,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自然之美,却在平淡中见深意。诗人通过对光影、游鱼、飞鸥的细腻观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的静谧世界,让人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时刻。

杜敏求

(1039—1101)宋眉州青神人,字趣翁,一字拙翁。七岁能诗,有“农夫苦相问,燮理是何人”之句。仁宗嘉祐六年进士。授简州司理参军。历知什邡县,除成都府教授、太学博士,官终潼州府路提点刑狱。有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