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娇艳与凋零时的哀愁,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说春天里百花争艳,但牡丹的浅红色最为出众。"泥春娇"指花朵像撒娇一样争春,"轻红"形容牡丹淡雅的粉红色,显得格外特别。
第二句用夸张手法写牡丹的尊贵:生长时该住在神仙宫殿(紫府),凋落时花魂也要飞回天上(青霄)。这凸显了牡丹"花中之王"的地位。
第三句用比喻展现牡丹的绚丽:花瓣像云霞碎片在织女手中燃烧,花蕊的药香飘到女子的步摇(首饰)上。这里把牡丹的艳色比作火焰,香气比作仙药,突出它的浓烈与珍贵。
第四句转写牡丹被采摘的哀伤:人们剪下花枝时,牡丹仿佛在因疼痛而哭泣("倚烟啼露"),显得孤独无依。这里用拟人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牡丹虽美却脆弱的生命。
全诗通过"生时尊贵"与"凋零凄美"的对比,既赞美了牡丹的绝代风华,又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就像我们看到极美的烟花绽放时,也会为它即将消失而怅然。诗中"霞英""药粉"等鲜活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能看到牡丹的色彩、闻到它的芬芳。
宋白
(936—1012)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