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萧瑟的秋日山水图,通过四个镜头传递出自然的灵动和禅意。
前两句写静态的风景:远处溪水泛着碧光,仿佛浸润了整个画面;松树和桧树投下清冷的阴影,让人感到一丝凉意。"浸"字用得巧妙,让溪水的碧色像颜料一样在视野中晕染开来。
后两句突然有了动态:暮色中渔舟划过,惊动了细雨;不知是风声还是笛声,悠长的声响穿进秋林。"惊"字让安静的雨景活了起来,而"高吹"(可能是风声或乐器声)的加入,更给画面增添了缥缈的韵律感。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由远及近,从视觉到听觉,最后用声音把我们的想象引向树林深处。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渔舟和隐约的乐声暗示了人的存在,让自然景观更显生动。二十个字里,有色彩、温度、声音和动静变化,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力。
释法辉
释法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居广福院。禅馀以诗自娱,与吕夏卿等结为同社。事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五。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