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世俗生活转向佛门修行的心路历程,充满禅意和自然趣味。
前两句"为爱空门息世机,儒衣不著著僧衣"直白地表达了主人公的选择:因为向往佛门的清净,决定放下世俗的机巧算计,脱下读书人的儒生长衫,换上了僧人的袈裟。这里的"空门"指佛门,"世机"指世俗的算计心。
后两句"渊鱼林鸟已闻法,更待当年瑞雉归"写得特别生动。诗人说连深潭里的鱼和林中的鸟都已经在听佛法了,现在只等着当年那只吉祥的野鸡回来。这里的"瑞雉"可能暗指佛经中听法的动物,也可能象征某种佛缘。通过鱼鸟听法这个画面,把抽象的修行变得具体可感。
整首诗妙在把严肃的出家选择写得轻松有趣。没有说教,而是用换衣服、动物听法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主人公在自然中修行的自在心境。特别是最后等着野鸡回来的期待,给修行生活增添了几分俏皮和期待感,让人感受到修行不是苦闷的,而是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愉悦过程。
黄照
黄照(一○一三~一○六六),字晦甫,长沙益阳(今属湖南)人,后徙江陵。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归州司理参军,移岳州华容令、道州江华令。以秘书丞(《粤西金石略》作屯田员外郎)通判桂州。英宗即位,改福建转运判官。治平三年召为侍御史,行次衢州卒,年五十四。有《漫为集》,已佚。事见《忠肃集》卷一三《侍御史黄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