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 其六

爆竹闉填起。
又家家、花饧秸马,髻神行矣。
局促春明常寄食,五载一瓢而已。
总不见、釜鱼甑米。
绝倒平津成久客,只栏干、苜蓿烦料理。
弹铗送、为君礼。
年时最忆家园里,簇团乐、生盆彩胜,母妻兄弟。
饤座汤圆同拜祝,百岁清门风味。
蓦回首、烽传乡里。
指定携如愿返,结山厨、小赁梅花地。
亲压酒,君须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年时的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写眼前场景:开篇用爆竹声渲染节日氛围,描写家家户户贴春联、摆供品祭神的过年习俗。但作者自己却生活窘迫——在京城寄人篱下五年,常常吃不饱饭,锅里经常空空如也。他自嘲像个落魄的客人,只能打理些苜蓿(一种粗饲料)充饥,像战国时弹剑唱歌的冯谖一样穷困潦倒。

下片转入回忆:最想念在家乡过年的温馨场景,全家围坐在一起,用彩纸剪出吉祥图案,母亲和妻子忙着做汤圆祭祀祈福,那是普通人家最朴实的年味。突然笔锋一转——想起家乡正遭遇战火("烽传乡里")。最后作者许下心愿:希望能带着"如愿"(传说中能实现愿望的神)回到家乡,在梅林边租个小房子,亲手为亲人酿酒,一起醉饮团圆。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将京城困顿的现状与记忆中温暖的家乡年味形成强烈反差,最后用"压酒共醉"的想象收尾,既透露出无奈,又饱含对团聚的渴望。语言通俗却情感深沉,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让读者感受到战乱年代普通人最真实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