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甸清宵景向凉,行人欲换葛衣裳。
协时始觉临秋仲,获稼行看筑陇场。
叫草虫声含露意,漏枝蟾影淡烟光。
依稀昨岁关山外,吟倚离宫夜漏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夜晚的田园画卷,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季节交替时的微妙感受。

前四句展现季节变化的实感:开篇用"野甸清宵"勾勒出开阔的田野夜景,"景向凉"三字点出暑气消退的体感。行人准备更换单薄夏衣的细节,生动呈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生活场景。后两句通过农事变化点明时节——秋收将至,田垄即将堆满庄稼,农忙景象呼之欲出。

后四句转入意境营造:虫鸣带着夜露的湿润感,月光从树缝漏下与薄雾交融,这两个镜头用声音和光影编织出朦胧的秋夜氛围。结尾突然跳转到回忆——去年此时还在远方的关山,在行宫听着更漏声写诗,今昔对比中暗藏漂泊之感。

全诗妙在"淡而有味",就像用毛笔轻轻晕染的山水画:看似平常的换衣、虫鸣、月光,经诗人组合后,既画出初秋特有的清爽与寂寥,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最后两句的时空转换尤其精彩,让田园诗意突然有了人生旅途的厚度。

0